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这一计划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那么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将这一理念运用到不锈钢行业将会怎样呢?
首先我们来看具备集成能力的上游供应商。假设互联网出现“中国不锈产业原材料”这样的专业信息供应链平台,届时有关不锈钢行业原材料信息一目了然,强化了不锈钢行业的便捷服务与数据价值的挖掘。这不仅会推动原材料不锈钢行业信息化发展,随后还会有大量的镍铁、铬铁等企业入驻该平台。而平台里的企业还可以成为电子商务企业中的一份子,让下游能够直接与厂家建立业务关系,获得最大限度充足的货源和最大限度优惠的价格。
基于互联网运作的电子商务无疑也是下游不锈钢企实现自我突破的好平台。钢企不仅可以借助一个开放性的线上平台便捷地进行产品的营销和品牌的推广,还能通过该平台的交互沟通作用及时了解到消费者的最新需求和服务诉求,以便更为及时有效的了解不锈钢市场发展趋势。前不久宝钢股份就表示,将注资20亿元来打造国内钢铁交易和服务的综合性平台,开拓新的盈利模式。宝钢股份进军电商不仅意味着其加快企业转型,也意味着作为传统行业代表的钢铁行业也拉开了产业转型升级、深入两化融合的序幕。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发展机遇就是智能制造。3月18日,工信部发布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决定自2015年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其中,钢铁行业列入工信部的智能制造试点范围。
而我们的不锈钢生产除了可以引进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还可以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更好地替代了传统产品的功能,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来降低各阶段的运营成本。
智能制造还意味着创造全新的产品,全新的生产方式和全新的商业模式。诸如3D打印,从原子层次制造出的新材料。随着3D打印金属部件技术应用于工业规模化生产,增材制造将逐步替代切割制造。此前51也提出过该技术运用到不锈钢生产中的设想。有一天,是否我们只需要将废不锈钢或其他原材料粉碎,放在3D打印机中,利用数学建模将需要制造的钢管参数确定编制相应的程序,就可制造出相应的不锈钢来,这不论从制造时间还是节约设备、人力成本上来说都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后在各行各业都掀起了一场旋风,各行业也陆续推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可见 “互联网+”模式未来几年必然是大势所趋。让我们的不锈钢行业瞄准发展经济新动向,跟上时代的步伐,勇敢地用互联网来改造不锈钢行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