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产能过剩是国内钢铁生产厂家的心头大患,国内钢材不管是产量还是销量都不好,唯一可拿的出手的数据就是出口了,所以不少企业把希望都寄托到了海外市场。
但是这个冬天,不仅中国钢铁企业感受到了格外的寒意,国外钢铁巨头们也未能幸免。遭遇产能过剩的并不止中国一家,包括美国、欧盟甚至新兴国家都遭遇了这样的问题,而中国钢材的大量出口正在给这些国家的钢铁行业带来进一步的打击。
多方“围堵”之下,10月中国钢铁出口量环比9月减少约20%。国际钢铁协会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2015年9月份全球65个主要产钢国和地区粗钢产量为1.31亿吨,同比下降3.7%,其中中国大陆粗钢产量为6612万吨。9月份全球钢厂的产能利用率只有69.3%。
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严峻问题。全世界的钢企都陷入产能过剩的困局,钢铁的需求持续下降,而中国的企业除了面对这些,还要面对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走出去”的路越来越艰难。中国钢铁企业的产量占了全世界的近一半,而今年以来钢铁的出口总量更是达到了历史新高水平,这引起了海外市场的不满,他们纷纷指责中国钢企存在贸易不公平的现象。尽管10月钢材出口大降两成,但是前10个月我国钢铁出口数据仍然十分抢眼,达到9213万吨,同比增长24.7%。
按照中钢协方面预测,2015年全年中国钢铁产品出口量可能超过1亿吨。这将是中国钢铁出口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不过与此同时,1-10月钢材出口的金额却同比下降了6.9%,10月份更是同比下降了24%。
究其根本,则是因为钢材出口出现了量增价跌的状况。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钢材出口均价517.96美元/吨,同比下降了28%。这使国内的钢铁企业陷入了亏损的境地,出口竟然是“只赚吆喝”。今年上半年,鞍钢股份出口营收40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13.8%,两项指标均为国内第一,出口钢材137万吨,同比增加29万吨,出口营收同比下滑3.78%。宝钢也不例外,上半年出口钢材114.7万吨,比去年增加8.8万吨,出口营收同比下滑15.3%。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钢铁产能过剩,需求萎靡,导致钢材价格跌跌不休,市场间充斥着低价竞争,而在出口方面也不例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主业亏损552.71亿元,中国钢材价格指数更是跌破21年最低点。出口量下滑原因有很多,一方面,10月份有国庆假期,另一方面,由于国外反倾销愈演愈烈,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海外需求不足。